新加坡股市周二(5月11日)连续第二天下跌,多数亚洲股市下跌,此前华尔街科技股大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通胀担忧。
海峡时报指数(STI)下跌38.14点,至3144.27点,跌幅为1.2%,为近四个月来最大跌幅。
除了中国收盘价上涨,日本、香港、韩国和澳大利亚的关键指标在1%和3%之间暴跌。
马来西亚下跌0.4%,台湾下跌3.8%,创下历史第三大跌幅。
分析师和交易员表示,昨日科技股抛售的主要原因是对反垄断法规的担忧挥之不去,以及美国股市的科技股调整。
投资者对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的保证和上月美国就业报告(employment report)的失利并没有感到多少安慰,而是选择关注飙升的物价,他们担心这可能会促使央行转向鹰派。
因此,IG的市场策略师叶俊荣表示,本周即将公布的美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和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数据将成为焦点,投资者对通胀“短暂”上升的信心将受到考验。
Oanda策略师EdwardMoya表示:“通胀担忧将成为本周关注的焦点,但基本面影响已被广泛考虑,而这一即将公布的数据可能只会作为基准.”。
中国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了工厂价格飙升,这进一步推高了全球通胀风险前景。亚洲一些地区,即印度和马来西亚,不断上升的Covid-19病例加剧了恐慌。
本地交易所的成交量为21.7亿股,价值17.2亿新币。下跌股以353比173超过上涨股。新加坡银行业三巨头领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