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新加坡人的同理心越强,对环境也越有利。
这项于3月9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是对减少能源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的回应。
根据博士生Swati Sharma和商学院副教授Georgios Christopoulos的研究,预计到2030年底,住宅部门将成为最大的能源消耗部门。
为了减少家庭的能源消耗,关键是要检查和更好地了解新加坡人对这个话题的态度和行为。
即使成本更高,也会花在节能选择上
这项研究通过在线问卷进行,于2019年2月至2019年3月对520名新加坡居民进行了调查。
样本中包括大量房主(87%),接近全国平均水平(91%)。
研究人员承认,通常情况下,人们选择节能家电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节省水电费。
然而,这项研究的发现与这种说法形成了反差——人们的偏好是基于他们的同理心水平。
他们发现,新加坡人愿意支付更多的钱来减少他们的碳足迹。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会选择更环保的选择——比如节能空调。
十分之八的受访者(79%)更愿意购买这种空调,即使它更贵。
为了减少产生的碳排放,82%的人会将室温保持在23℃至25℃之间,而不是进一步降低,尽管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或同事在较凉爽的环境中会更舒服。
更多的同理心=更环保
同理心和生态友好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探讨。
这项研究评估了受访者的同理心程度,发现超过50%的受访者有很高的同理心水平。
受访者还接受了三种假设情景的测试——他们被要求做出节能决策:1)为自己,2)在工作环境中与同事,3)在家与家人。
在这三种情景中,同理心显著影响节能行为,而不管节能措施是否影响到周围的人,比如同事或家人。
因此,那些有高度同理心的人更有可能选择节能环保的选择,比如购买当地农产品而不是进口蔬菜。
这一发现最初有点令人费解——有更多同理心的人难道不会记住家人和同事的舒适吗?
例如,一个有高度同理心的人会将空调温度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以确保这个地方对周围的人更凉爽、更舒适。
然而,新加坡人的同理心很强,他们不仅会想到自己的内心圈子,还会想到自己的外在圈子,而不仅仅是家庭和工作场所。
这包括其他家庭、他们生活的环境和整个国家。
Christopoulos说:“新加坡人的同理心越强,就越有可能考虑到整体或长期的环境或社会影响,最终选择放弃(人的)舒适感。”。
Swati补充说,这种同理心也会增加新加坡人采取有助于“更大利益”的行为的可能性。
为可持续的未来节约能源
这项研究是相关的,因为新加坡最近推出了2030年绿色计划,这是一个整体的政府倡议,以推动国家走向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
绿色计划的目标之一是使用更多的清洁能源,减少新加坡的能源消耗。
这一点可以通过向更清洁的电动汽车的发展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