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新加坡人力资源部(MOM)周二(3月16日)表示,2020年,新加坡就业总量创下20多年来最大降幅,全部非本地工人占就业下降
周二发布的《2020年劳动力市场报告》显示,不包括外籍家庭佣工在内的总就业人数去年减少了16.66万人。去年非居民就业人数减少了181500人。
新加坡人和常住居民的就业人数增加了14900人,由于下半年情况有所改善,就业人数回升到“略高于新冠肺炎之前的水平”。
这是自1991年公开记录以来的最大跌幅,下一个最大跌幅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30600。
人力资源部部长杨莉明(Josephine Teo)在参观坦平省的大型超市后评论劳动力市场报告时说:“我认为,在未来几个月,我们看到经济出现了转机,就业市场出现了转机,但我认为,明智的做法是,我们要记住,风险因素确实依然存在。”。
她说,失业率从去年11月开始下降,12月和今年1月继续下降补充道报告显示,短期工作周或临时下岗的工人人数继续下降,从2020年第三季度的34240人下降到第四季度的8710人。
在详细阐述风险因素时,杨女士说,边境仍没有大幅重新开放,这将对新加坡这样一个对外联系的经济体造成压力。
她还提醒说,一些政府支持计划,如就业支持计划,正在逐步减少,即使其他计划,如就业增长激励,正在加快。
她说:“一些支持水平仍然存在,但尽管如此,随着这些计划从一个转移到另一个,我们必须观察就业市场的情况。”。
她还强调,随着人们进入新的工作岗位,总会有一些“摩擦”,因为求职者和雇主都会评估自己是否适合对方。
她说:“SG联合实习计划以及公司实习计划本质上是试图弥合求职者和雇主都不太确定的这种差距。”。
“这就是全部的想法:努力让这些工作匹配发生。”
不同部门的居民就业趋势参差不齐,旅游业和航空相关部门收缩幅度最大,受到旅行限制和安全距离措施的严重影响。一些行业的居民就业有所增加,包括公共行政和教育、卫生和社会服务以及金融和保险服务。
所有行业的非居民就业率都有所下降,其中建筑业和制造业的就业率居高不下。新加坡人力部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持有工作许可证和其他工作证的人减少了138800人。紧随其后的是,S通行证持有人减少了26000人,就业通行证持有人减少了16700人。
总体失业率从2019年的2.3%升至2020年的3%。居民失业率也从2019年的3.1%增长到2020年的4.1%,而公民失业率则从2019年的3.3%上升到2020年的4.2%。
虽然与2019年相比,2020年的年平均失业率有所上升,但并未超过2003年非典疫情和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记录水平。新加坡人力部说,在2020年的最后两个月,月失业率开始下降。
“我们还没有走出困境,但我们看到劳动力市场有了广泛的改善,”秘书长Aubeck Kam表示。
2020年全年的裁员人数为26110人,比2019年的10690人增加了一倍多。
但2020年的裁员率为每千名员工裁员12.8人,低于过去衰退年份的平均每千名员工裁员22.5%,这是在考虑到多年来劳动力规模的增长后得出的。
常驻工人的裁员率为11.1‰,非常驻工人的裁员率为15.7‰。
总的来说,尽管今年最后一个季度有所改善,但2020年被裁减居民的再就业率为62%,略低于2019年的64%。
裁员的影响因行业、年龄和性别而异。
报告说,这场大流行对非PMETs(专业人员、经理、高管和技术人员)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影响较大,如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服务业
新加坡人和常住居民在2020年最容易被裁员,他们从事文员、销售和服务工作
报告称,具有中等及以下学历的常驻工人在过去一年中“比其他教育群体的裁员发生率大幅上升”。
杨女士说,在新加坡,劳动力市场的复苏“基础相当广泛”,近几个月来,普通居民工人也开始重返工作岗位
“我们很清楚,这可能仍然不是他们喜欢的工作。。。在2020年我们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帮助他们留在劳动力市场比被迫退出更重要。”。
报告称,在常驻工人中,女性在2020年也比男性更倾向于裁员,这与前几年男性裁员率通常较高不同。
报告还说:“这是由于女性在居民裁员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从45%上升到50%),主要是在艺术、娱乐和娱乐以及零售业,这些行业受COVID-19措施影响较大,女性人数过多。”。
新加坡人力部报告还发现,与其他年龄组相比,50多岁的老年居民最容易缩减开支。虽然各年龄组的裁员发生率在这一年中都有广泛的增长,但50岁及以上的老年居民以及30岁以下的年轻居民的裁员发生率增长幅度最大。
经季节性调整的职位空缺数量在2020年12月升至56500个,上一次出现在2019年3月。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鼓励招聘的支持措施,”新加坡人力部说。
新加坡经济预计将在今年内逐步复苏,不过复苏步伐“可能在各行业之间不均衡”,该报告补充道。
“劳动力市场状况仍然不确定,尽管我们在2021年开始时的基础比2020年更稳固,”新加坡人力部说。“劳动力市场的复苏可能是渐进的,各行业之间也可能不平衡。”